News Center
發布時間:04-05-2023
4月3日,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召開3月份的月度形勢分析會。3月份因為有湖北省政企聯合的補貼大促銷,掀起了全國范圍內的補貼狂潮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浙江等數十個城市開始跟進,各大品牌也推出了名目繁多的購車優惠。
消費者進店客流有所回升,但是訂單和成交量并沒有明顯的增加,補貼降價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3月經銷商壓力巨大
從經銷商層面來看,市場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:
一、終端價格波動較大,客戶觀望情緒濃厚,訂單及成交率下降,庫存難以轉化為資金流,經銷商盈利下滑;
二,Q1季度銷量任務難以完成。超過六成的經銷商銷量完成度不足80%,其中,20.5%的經銷商完成度在70-80%,46.0%的不足70%;
三、國六B至于說國六B車型RDE達標有難度,6月底完成清庫存在壓力。
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觀望情緒嚴重,國人消費心理往往是買漲不買跌。各大汽車越大力度降價,消費者“等等看”的心理就越加嚴重,總會覺得還能更便宜。
這一點在3月份成交率和成交價格指數方面有所體現。有51%的經銷商認為3月份成交率下降,36.5%的經銷商認為持平,只有12.5%的經銷商認為成交率增長。
成交價格指數,80.5%的經銷商認為價格下降,17.5%的經銷商認為價格持平,只有2%的經銷商認為漲價。
我們從其他各項分指數來看,可以更直接看到中國車市在3月份的表現情況。
3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2.3%,同比下降1.2個百分,環比上升4.3個百分點,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。市場需求、平均日銷量、從業人員、經營狀況指數環比下降。其中,平均日銷量數據下降最為明顯,降幅為6.7%。
3月區域指數,北區(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山西)指數最高,達到64.8%,超過了全國62.4%。東區(安徽、江蘇、山東、上海、天津、浙江)指數為62.1%,西區(甘肅、貴州、陜西、四川、新疆、云南、重慶、寧夏、青海、西藏)指數是59.6%,南區(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)指數是59.7%,相對來說,北區和東區的市場壓力更大一些。
3月分品牌指數,3月進口&豪華品牌指數為60.0%、合資品牌指數為63.6%,呈現環比上升的趨勢,自主品牌指數為62.4%環比下降。
3月庫存量明顯增長。49.5%的經銷商認為庫存量在增長,17.0%的經銷商認為庫存量下降; 33.5%的經銷商認為基本持平。
降價并不是最好的選擇
在這里,我們還需要關注一組數據,即3月份汽車消費指數。2023年3月份汽車消費指數為72.5,這低于上月(74.6)。
我們在前文曾提及,在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作用下,進店看車的多,實際購買的少,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嚴重。這一點從3月份汽車消費指數上有明顯的表現。
2023年3月入店分指數為77.9,高于上月(75.8);3月需求分指數為68.2,低于上月(73.3)。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出臺強有力的補貼政策,再加上主流車企和旗下經銷商的各種營銷活動,使得整體降價幅度堪稱“史無前例”,客觀上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車欲望,有更多的人進店看車。
但是隨著補貼降價的逐漸深入,原本讓利于民的初衷被各種營銷套路所取代,出現了諸多像什么“買一送一”,各種限時限購的文字游戲的營銷噱頭,這嚴重打擊了消費者的進店熱情,再加上費者對車價下降的期望值越來越高,多重因素影響下,消費者開始持幣觀望,購車需求變得沒有那么急迫。
3月購買分指數為77.5,同上月(77.6)基本持平。進店增多,購買需求受到打擊,購買轉化率自然不會得到提高。其中的邏輯關系再明晰不過。
這次補貼降價沒能起到作用,也給到經銷商一個警示,價格是撬動銷量的重要手段,但絕對不是唯一手段,營銷策略、品牌形象、售后服務等相關細節不能忽視。
新車和二手車相互影響
隨著消費者觀望情緒的加重,二手車的市場情況也受到影響,出現了客流和成交均下降的情況。由于新車價格變化較大,二手車商收車更加謹慎,二手車庫存周轉天數有所延長,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3月交易量與2月基本保持持平,交易規模145萬輛左右。
從2月份轎車細分市場來看,A級轎車的銷量差不多占到整體轎車市場的一半。2月銷量環比下降0.8%;B級車的銷量占比23.9%,環比下降0.2%,CD級車型2月同環比小幅的增長??梢灶A見的是,未來更多的C級D級車型會流入市場,二手車消費結構也會發生變化。
從價格區間分布上看,2月二手車市場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。5萬元以內的二手車占整體份額56.6%,環比1月份增長1.4個點,30萬以上的車型增長了0.7個點。而8-15萬價格區間的二手車型小幅回落。
從3月份前三周的情況來看,進入3月份后,二手車市場日均交易量逐周下滑,并且二手車均價下降了5%左右。預計第四周均價會持續地下探。
對消費者來說,新車和二手車市場互相作用和相互影響。二手車價格面臨著挑戰,反過來也影響著新車換購決策。
引起注意的是新能源二手車的情況要好于燃油車。2月份全國新能源二手車交易量是4.6萬輛,環比1月份增長20.5%,同比去年同期增長78.7%。從車型來看,轎車所占市場份額達到59%;從車齡分布來看,4年以內的車型占比達到70%;2月份成交價格在15萬以上的車型比1月份略有減少。
百姓評車
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來看,3月份市場表現不如預期表面是因為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所導致,實際上年前刺激政策對需求的透支、年后需求不足以及后疫情時代的深刻影響才是深層次原因。
想要扭轉這樣的局面,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,而且是多方聯動才行。
從目前消費者進店量增多但成交數據不佳的這個細節來看,車企和經銷商在營銷策略等諸多方面還需要更細致和精準的運營。
來源于:百姓評車